第551章 司马睿的算计-《求生在西晋末》
第(2/3)页
司马睿下得这道圣旨,重点不在让太子参与政事,毕竟朝廷大权都在王敦手中,太子参与不参与都没什么大不了,其中的关键在于王导出任辅政大臣。
按说太子司马绍已经二十四岁了,曾多次协助司马睿处理过朝政,再者他又不是五六岁的小孩,因此太子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辅政大臣。
而且如果真要选择辅政大臣,王敦作为当今朝廷上名副其实的二把手,凭什么被晾到一边?
最重要的是王敦需要这个辅政大臣的头衔,因为他一直都有心要废黜英武不凡的太子司马绍。曾在攻破建邺时想以不孝的名义废掉太子,结果找王导商量时,却又被王导劝止。
如果王敦拿到了辅政大臣的名头,那他就能名正言顺对太子指手画脚,甚至废掉对方也不是问题,如同当年受武帝遗诏辅政的霍光废掉昌邑王一样。
但是现在天子却将王导推到了辅政大臣的位置上,要说王敦心中没有一点儿芥蒂绝对不可能。甚至王敦怀疑这本是王导搞得鬼,毕竟天子与王导之间关系密切不是什么秘密,他没理由不怀疑。
王敦很快就展现了当朝第一人的威势,在天子诏封王导为司徒后不久,他又‘下旨’免除了王导身上扬州刺史的职位,并加自己为扬州牧。
王敦这一番举动惹恼了王导,王导气量再大也不能容忍被人当众打脸,更何况那个人还是自己曾帮了不少忙的堂兄。
至此,司马睿的离间计算是成功了,王导、王敦从此貌合神离,基本上分道扬镳。
天子在成功挑拨了王导与王敦的关系后,并未收手,反而继续在暗中拉拢其他人。
由于王敦掌握大权之后,只重用他信任的心腹或者王氏族人。
因此,司马睿将拉拢的对象放在了王氏族人——江州刺史王彬、荆州刺史王舒身上。
王舒曾经一度与王敦走得很近,因为他自己就是靠王敦发迹的。
而王敦也极其看重王舒,曾不止一次对外人表示:“我有两个弟弟,一者为王导,另一者为王舒,王舒自幼克己复礼,刚正不阿,其品行实乃高雅之士,相比其弟王遂,实在胜过几筹。老夫年少时便极其赏识王舒,有朝一日定会提拔他。”
王敦十分欣赏王舒,更是在掌握大权后将重地——荆州交付对方手中。
但王敦却不曾料到,他所赏识王舒早已不是那个对他言听计从的堂弟,王舒有自己的利益诉求。经过观察之后,王舒发现王敦身体虚弱,根本活不了几年。而一旦王敦病故,所有王敦党羽将树倒猢狲散,进而被朝廷清算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