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摊丁入亩-《崇祯有家店》
第(3/3)页
在这个没有大规模机械化的时代,做什么都事情需要大量的人工,崇祯皇帝等这些人转变为工人呢!
只不过这个理由,崇祯皇帝也没法和他们说,说了也不会理解,只能采取高压的态势,让他们必须将事情给办了。
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,大明的问题不是土地兼并的问题,而是大地主不纳税,普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没有新的活路。如果能够找到新的活路,不一定非要种地,崇祯皇帝对这一点清楚的很。
只要将地丁银收上来,朝廷有了钱,建立几个大型的工厂,对自己来说会是困难的事情?
兵工厂,造船厂,甚至兴修水利,修路等等,全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,后世有着丰富的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。
更何况大规模的土地使用,更有利于农业布局,推行新的农作物,提高产量。甚至新式农具的推广,都会得益于这种土地集中使用,崇祯皇帝对这一点非常有信心。
郭允厚张了几次嘴,可是还是没办法说出来,因为崇祯皇帝正瞪着他。
心里虽然据理力争,可是郭允厚也不知道崇祯皇帝是什么意思,刚刚自己说的很明白了,一旦百姓负担加重,肯定会成为流民啊!那个时候就糟了,怎么皇上视若无睹呢?
将目光投向了孙承宗,郭允厚希望这位老臣出来说句话,可是他失望了,孙承宗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,在那里一言不,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。
崇祯皇帝见郭允厚没站出来,顿时松了一口气,看来还要私下和他聊一聊啊!
历史上,雍正皇帝推行了摊丁入亩,直接为乾隆带来了一个盛世,使乾隆继位的时候,国库存银达到了五千多万两,而雍正继位的时候呢?只有区区七百万两。
如果不是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,清朝面临的就是和明朝一样的问题。
女真贵族跑马圈地,还不纳税,到康熙末年的时候,整个赋税制度矛盾就凸显了出来了。江南大水,朝廷居然没钱赈灾,与大明末年何其相像?
清朝推行了二百多年的摊丁入亩,手工业和工业也没展起来,也没见到百姓大规模的变成流民。除非天灾频仍,可是这种情况,不摊丁入亩,天灾平仍,百姓一样活不下去,一样变流民。
“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想说的,那就这样吧!”崇祯皇帝想了想,直接拍板道:“这件事情暂时交给户部主导,朕会让顺天府尽快清丈土地,在春耕之前,一定要完成。”
崇祯皇帝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,直接摆手道:“郭爱卿留下,其他人下去吧!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