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五一章 变数(第三更,求订阅和月票)-《红色脊梁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入夜,宁都城北四点五公里,牛角岭。

    以牛角岭为中心方圆一公里的范围,已经被滇军第三十九军一师所占据,大道两旁的民居进进出出的全都是荷枪实弹的滇军官兵。

    小村东面原本用来洗衣挑水的小码头,已经被滇军扩建成长宽十余米的木质码头,从上游的石上镇大渡口开来的七艘大小货船,并列停在码头前方,码头周围百余米的梅江沿岸,燃起堆堆篝火,码头上方临时设置的两个机枪工事在火光中清晰可见。

    滇军第三十九军一师下辖两个旅又四个直属营,总兵力高达一万一千四百余人,从南昌带来的六门火炮在炮兵连、工兵连、辎重连官兵的共同努力下,于入夜时分送到阵地后方。

    在第一师将士心目中,自己无论是官兵人数,还是武器装备水平,均过困守宁都城的一个团共军十倍以上。

    就在全师官兵信心百倍的时候,师长杨育涵并没有任何懈怠,大量设立警戒哨的同时,布置在南面第一线的两个旅官兵仍旧在轮番构筑工事,长达三公里的阵地前方点燃了堆堆篝火。

    师属警卫营派出的巡逻队频繁往来于各部之间,东面临时扩建的木码头也派出一个步兵营彻夜坚守。

    也许是独立第三旅即将到来的缘故,杨育涵只留下一个辎重连驻守石上镇东岸大码头,其余路口均交给石上镇的地主武装看管,正是由于这个致命的疏漏,给他的第一师带来了灭顶之灾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晚饭过后,滇军第三十九军第一师各旅主官汇集于牛角岭下的指挥部,倾听师长杨育涵的战情分析:

    “经过反复侦查与印证,宁都城中的共匪应该是两个团三千五百余人,而不是我们之前预计的一个团。”

    “由于两个月来这股顽匪屡战屡胜,战无不胜攻无不克,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,据悉这股顽匪的轻重机枪数量不低于四十挺,远远过我们原来的预计。”

    满堂一片哗然,几个正、副旅长这才知道为何师座会暂缓攻城,再三命令不允许各部靠近宁都城两公里范围之内,先前还以为是侦察部队损失太过惨重,原来根本原因是双方兵力对比并不是之前以为的十比一,而是三比一。

    杨育涵脸色沉静,从容不迫,侃侃而谈:“从昨天凌晨到今天下午,我师作为前锋的两个营以及各部侦察队,总共与共匪小股部队生十八次交火,我军虽然打死打伤共匪四十余人,但自身付出的代价过共匪的十倍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