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朝堂之上,孙右相也提了出来,“京中的各大粮商都开始捐粮了,咱么这些个读圣贤书的,怎么也不能落在了他们后边,臣提议,大伙儿也每人捐些银两吧。” 此言一出,大家伙儿的眼珠子乱转,却也没有一人反驳,孙右相这话的说,岂不是说,他们若是不捐,就连商户都比不上?“ 可是这捐也麻烦,捐多少合适呢?若捐的少了,显得自己不爱国,可是若是捐的多了,那不摆明说他们这是贪吗? 一时间大家伙儿都犯了难,赵彦一看这样,走了出来,对着景孝帝说道,“臣愿意捐银一百两。” 景孝帝点了点头,算是允了,而其余大臣们一看,乐了,一百两?呵呵,那他们就比着这一百两捐就好了,官职高的多捐一些,官职低的少捐一些。 这么下来,他们整个朝堂之上,这么多官员竟然捐了不到七万两,尚不足李家捐的百分之一。 景孝帝黑着一张脸,一挥衣袖,转身出了太和殿,朝着自己的乾清宫方向走去。 文武百官虽然知道皇上生气了,但是也不担心,有道是法不责众,皇上就是生气,也不能将他们全都处置了不是? 景孝帝回到乾清宫,窝了一肚子火,将桌上的折子全部丢在了地上,对着周宁富说道,“今日来上朝的五百余人,竟然才捐了七万两?!他们好意思拿的出手么?李峥嵘一人就捐了八百万两的粮食!” 周宁富自然知道皇上生气,也知道皇上更生气的是自己不能将他们怎么样。只好压低了声音,劝道,“皇上,当务之急还是先将北疆的粮草解决了......” 景孝帝在屋子里来回走了一会儿,重重地吐出一口气,这才对着外边叫道,“明海!” 明海应声而出,“属下在!” 景孝帝眼神十分冷冽,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道,“明海,你去给朕查查,我就不信,他们真的一个个都穷成这样!这点银子是打叫花子么?!” 明海应了一声,退了下去。(未完待续。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