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七章 会试(2)-《明末之成王败寇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两首诗词前后呼应,前面讴歌了皇上的睿智,朝中文武大臣面对阉党的不屈,后面明确了治理国家之艰难。

    而整篇八股文,也是围绕这两首诗词铺开的。

    两首诗词,一首委婉,一首霸气,表露的含义异常清晰,如此的诗词出现在此篇文章之中,若是过不了会试,吴帆徽怕真的要怀疑会试同考官了。

    文章一气呵成之后,吴帆徽仔细的看了三遍,越看越是觉得满意。

    有的文章骂人不露声色,可以让被骂之人都心生佩服,譬如是三国时候建安七子陈琳写的骂曹操的文章,让曹操不仅不生气,反而认为陈琳是不可多得的人才,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,写出的骂武则天的文章,让武则天异常的叹服,说此等的人才没有能够得到重用,是宰相的过错。

    有的文章则是避开了对人的攻击,从宏观角度出发,高屋建瓴,阐述为人、为政的精要,这类的文章看上去更加的显得大气,更加的让人能够服气。

    吴帆徽选择的就是后一类的文章,从县试、府试院试到乡试,一直到会试,他都是如此做的,而前面的考试,无一例外的取得了成功。

    本次的会试,吴帆徽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。

    会试发榜的时间为四月初一,四月二十一日,会试录取的贡士将在建极殿参加殿试,殿试仅仅一天的时间,阅卷三天时间,由皇上钦点一甲状元、榜样和探花,四月二十五日举行传胪大典,传胪大典之后就是恩荣宴。

    至此本届的科举考试告一段落。

    会试与殿试相隔的时间很近,而通过了会试的贡士,金榜题名是肯定的,只是殿试究竟是一甲、二甲还是三甲,那就不清楚了。

    三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,一甲以及二甲的前十名,悉数都会进入到翰林院,俗称点翰林,而明朝的内阁大臣,包括三品以上的文官,几乎都是有着翰林的身份,至于说其余二甲和三甲进士,要么在京城六部或者都察院为官,要么就是外派为官了。

    三月十四日,酉时。

    吴帆徽拖着疲惫的身体,走出了贡院。

    看到徐彦琦、李勇和马继刚等人之后,他没有了到酒楼去大吃大喝的兴趣,要说朝廷尽管困难,在生活供给方面还是不错的,荤素搭配,不至于让人感觉到饥饿。

    此刻的吴帆徽,想到的是回到客栈去好好的歇息。..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