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九章 武举-《明末之成王败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吴帆徽走出客栈,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在一边的徐公子,果然是在聚花楼遇见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看见吴帆徽走过来,年轻人连忙抱拳稽首行礼。

    “在下徐彦琦,表字太来,今日来拜见公子,是特意赔罪的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是太来兄,在下吴帆徽,表字谦珏。”

    “那日在聚花楼,是在下唐突了,谦珏兄离开聚花楼之后,怀玉要求在下前来赔罪,于是在下边一路尾随,来到了四海楼,可想着谦珏兄怕是还没有消气,就不敢贸然拜访,等了几日之后,才决定前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是这样,太来兄想多了,那日在聚花楼,我已经说过,事情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话是这么说,不过在下的内心还是愧疚的,谦珏兄大人大量,在下本来就冒犯了谦珏兄,谦珏兄还为在下提出了建议,在下感激不尽,这些日子在下也想过了,当断不断反受其乱,必须是要下决心了,否则拖下去对怀玉也是不利的。”

    “举手之劳,太来兄不必如此的挂怀。”

    “在下已经在太白酒楼备下了酒宴,还请谦珏兄和那天的两位兄台赴宴,谦珏兄万万不要推辞,给在下这个赔罪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吴帆徽没有拒绝,他早就感觉到这个徐彦琦不简单,有结交的机会是一定要结交的,距离吃饭的时间尚早,两人朝着朱雀大街走去。

    “在下若是没有猜错,谦珏兄一定是参加此番乡试的读书人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,还有三日就要发榜了,发榜之后,也要离开这里回家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在下也是来参加乡试的,只不过是武举。”

    吴帆徽扭头看着徐彦琦,有些吃惊,他终于想到了一些事情了。

    明朝的武举不受重视,考试也是断断续续,武举人的身份,和举人根本无法比较,崇祯年间有一次例外,登基的朱由检,雄心万丈,特别重视武举,崇祯四年亲自主持了的武殿试,钦点了武状元,但后来武举还是逐渐衰落,一直到清朝,武举才得到真正的重视。

    重文轻武的明朝,不可能真正的重视武举。

    武举考试与乡试不一样,不考四书五经,仅仅是默写武经,武举考试,以军士谋略为先,以军事技术为次,若是考试的军事谋略方面不能够过关,就没有资格参加后面的武试,自然也就无法获取到武举的功名。

    武举考试的时间,一般都在科举考试之后进行。

    陕西的武举考试,在乡试之后,乡试放榜,举行了鹿鸣宴,尔后武举考试才开始。
    第(2/3)页